为深化校研合作机制,推动劳动教育与农业科技深度融合,4月25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谢家集区第四小学共同签署《合作共建协议》,正式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标志着农业科技进校园工作进入制度化实施阶段。该协议旨在构建常态化合作机制,为后续开展系统性农业科普教育奠定组织保障。
市农科院农艺师郝加敏面向学生开展了专题知识讲座,通过多媒体演示与实物展示相结合的方式,系统讲解食用菌生物特性、栽培技术等科学知识。教学过程中采取互动式授课模式,有效激发学生对现代农业技术的认知兴趣。
实践教学活动成效显著。校方组织学生前往校内食用菌种植实践基地开展实地教学。市农科院技术人员现场指导菌种筛选、基质制备、温控管理等标准化生产流程,通过"理论讲解+实操示范"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基础农事技能,培养科学劳动观念。
市农科院副院长李伟同志出席活动时强调要重视农业科普,共建新时代劳动教育基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通过系统化开展农业科普教育,既可增强儿童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认知,又能培养其科技创新意识,为现代农业发展储备高素质后备人才。
本次合作开创了"农业科研机构+基础教育单位"协同育人新模式,通过整合优质资源、创新教学形式,实现了传统农事教育与现代科技教育的有机统一,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构建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实践范例。双方将持续深化合作内涵,着力打造特色劳动教育品牌项目,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