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春耕时节,淮南市农科院积极响应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高质量发展特色农业的号召,以酥瓜产业为突破口,于3月14日组织科技人员一行4人深入潘集、凤台等地家庭农场,全面开展6个自主培育酥瓜新品种的田间比较试验,这也标志着我市特色瓜菜品种创新迈入产业化应用新阶段。
第一站来到潘集区君悦家庭农场,6个酥瓜新品种正接受着标准化考验。科技人员王晶晶现场指导工人按33×90厘米间距精准定植,同步实施透水促根技术。这些品种兼具优质与风味良好的特性,且嫁接苗成活率达97%。

第二站来到勇邦家庭农场,此时的农场主正在双拱棚内,实施水肥一体化调控地温,利用水比热容较大,能够吸收和释放大量的热量而温度变化不大,确保这批酥瓜新品种幼苗抗过这次倒春寒,李大奎介绍,通过配套水肥协同、腐熟羊粪土壤改良、蜜蜂授粉、绿色防控、三促三控等5大技术模块,构建起从试验田到大田生产全产业链,促进酥瓜提质增效。

第三站来到凤台县硕乐农场,基地的早熟品种试验正处于开花坐果期,针对突发的白粉病,团队启用化控精准防控预案,采用四氟醚唑+乙嘧酚悬浮剂精准施药。随着这批淮南酥瓜新品种落地,我市特色农业“芯片”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